导医网疾病大全

健康咨询热线:010-596259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010-86961336 支付中心 搜索 会员 招商代理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其他疾病 >> 正文

造成错畸形牙齿的主因


日期: 2013 - 04 - 07   作者:   来源: 中国导医网   责编: pwl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畸形伤牙更伤心"看,我这牙变平了,以后再也不怕别人笑我了!"上周,在医院口腔科,6岁的萌萌(化名)笑着对妈妈说。没有治疗前,萌萌的上颌前突,上牙齿往前突出很明显,在自然状态下牙齿很难被嘴唇覆盖,她因此常被小朋友们称为"龅牙妮"。

  "在接诊的所有患者中,孩子的错 畸形大约能占到60%。"医生说,常见的错 畸形有:前牙后 ,俗称"地包天";上颌、下颌以及双颌前突,俗称"龅牙";牙列拥挤,出现重牙、虎牙等;开 ,上下牙齿无法正常合拢在一起等。

  错畸形对孩子的牙齿、牙周健康影响都很大。比如牙列拥挤的孩子,牙齿的清洁和自洁比较困难,容易引发龋齿牙龈炎;错 的牙齿,容易伤及牙周,造成牙齿外伤,使牙齿出现松动、磨损等。

  此外,牙列不齐还会影响发音,导致咀嚼能力下降,不仅增加胃肠负担,还不利于营养吸收,长此以往,可能影响孩子的发育。

  "孩子一旦出现错 畸形,甚至可能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极大影响面部美观,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医生说。

  吮手指、咬嘴唇不良习惯易导致错畸形

  医师介绍,错畸形的发病原因很多,包括先天遗传、后天养成以及一些疾病,如佝偻病、垂体功能亢进等,其中,孩子的后天不良习惯是主要致病因素。

  乳牙、替牙、恒牙期不同时期防护重点不同

  孩子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长期受这些习惯性的外力干扰,久而久之,很容易使发育出现畸形。

  造成错畸形的不良习惯

  咬嘴唇爱吮吸手指托腮帮伸舌头含着奶瓶睡觉咬铅笔乳牙期经常用舌头舔牙齿

  医生提醒家长,在常见的各种错畸形中,除地包天一旦发现马上治疗外,还要注意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口腔保护:

  乳牙期(6个月~6岁):培养良好的口腔习惯

  培养孩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纠正咬指甲、嘴唇、衣裳,吮手指,吐舌头等不良习惯,尤其注意睡觉时是否用嘴呼吸。一些孩子因鼻炎鼻窦炎等的影响,睡觉时鼻呼吸受阻,改用嘴呼吸,呼吸时进出的气流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上下颌骨和牙齿的畸形发育;另外,呼吸受阻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替牙期(6~12岁):真假畸形较难辨

  孩子替牙期牙齿生长比较复杂,未脱落的乳牙和新生的恒牙同时存在,此时颌骨和牙齿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引发各种真性、假性牙齿畸形。

  但是,一些假性畸形像牙列(齿)拥挤、牙齿轻度扭转、牙齿缝隙实际上并不需要治疗,以牙列(齿)拥挤为例,一部分牙列(齿)拥挤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换牙过程中,颌骨的发育较为缓慢,新长出的恒牙又往往会比乳牙大,导致牙齿出现拥挤。随着颌骨的发育,这种假性拥挤现象会自动恢复正常。

  对无法区分真假的畸形,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不要盲目治疗。

  恒牙期(12岁以后):多数牙齿畸形是真性

  这个时期,孩子的颌骨、牙齿发育和替换已经基本完成,口腔骨骼趋于稳定,如果出现牙齿畸形一般都是真性,所以对恒牙期出现的牙齿畸形,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名词解释

  错畸形--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 关系异常、颌骨位置异常等。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导医网疾病大全

资讯搜索

最新提交的预约记录信息

问吧精华区

.小腿双骨折,做的钢板固定手术,

.卵巢癌晚期化疗一次要多少费用用进口药

.臂膀上出现白癜风好治么

.问老婆怀胎十月终于剖腹产生下了宝宝可手术...

.视网膜和眼角膜有何区别?我的孩子去年做了

.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方面的疑问

.脾大的因素或病因,及危害

.高催乳素导致闭经,磁共振检查脑垂体正常

专病导医
专科推荐
推荐精彩文章
健康管理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QQ:812151363
推广电话:18911097888
医院免费入驻咨询电话:18911097888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4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