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发现,葡萄中的多酚类物质保护牙齿的作用机理是:该类物质可有效抑制口腔中导致龋齿细菌的生长,而不是杀死细菌。通常,口腔细菌对很多医疗手段都有抗性,而且很多常规的口腔清洁行为会将有益菌与有害菌一同“处死”。鉴于此,研究人员利用葡萄皮中的多酚类物质抑制变形链球菌,该类细菌可分泌导致牙菌斑的葡聚糖和造成龋齿的酸类物质。实验表明,变形链球菌对口腔中存在的抑菌类物质存在抗性。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大都同时包含有益和有害口腔健康的物质,虽然葡萄中含有保护牙齿的成分,但这并不是说多喝葡萄酒就能预防牙菌斑和龋齿。以此研究为基础,我们希望分离得到起作用的关键物质,制作成新品漱口水。如果用葡萄酒漱口,可能会不利于口腔健康。因为葡萄酒中有机酸含量较高,可能侵蚀牙釉质,而损害牙齿健康,因此不能用葡萄酒漱口。
关于牙斑菌我们又了解多少?
牙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因此,现在把牙斑看成是细菌附着在牙石上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结构,其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牙斑是一种经常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的无色的,黏黏的细菌薄膜,它是导致蛀牙和许多牙龈疾病的罪魁祸首。牙斑中的细菌会和我们的食物发生反应产生酸性物质,从而损害牙齿的牙釉质,导致蛀牙形成,并且牙斑也会刺激牙龈,牙龈发炎不加控制最后可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染上牙斑菌会并发哪些疾病?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致病菌,1983年首先由沃伦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例的胃黏膜上皮活检标本中分离到,最终确认为胃溃疡、各型胃炎甚至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这是20世纪80年代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为上述多种胃病变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P已被确认是全球最多见的人群感染菌之一,但多数人并无症状,然而长此以往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导致B12缺乏和贫血。2001年美国研究人员艾夫库报告,在241位B12缺乏的病人中,有108人被确诊为合并胃HP感染,其中大多数病人为慢性非特异性胃炎,其次为萎缩性胃炎。经进一步检查研究证实,有88人存在含有HP的口腔牙斑。据此艾夫库认为,胃HP感染与牙斑密不可分,若采用无菌刮匙刮下牙斑,并立即进行细菌培训,可获得HP细菌。
现已明确胃HP感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存在含有HP的牙斑,若不彻底清除牙斑,就无法阻止胃黏膜HP的感染。所以,若想治愈胃HP感染,务需清除牙斑。 |